车间里搬运机器人灵活地往来穿梭,有条不紊地将生产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产线上机械臂起落旋转,分毫不差地完成切割、焊接等动作;大屏幕上各种生产运行数据实时显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像...
车间里搬运机器人灵活地往来穿梭,有条不紊地将生产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产线上机械臂起落旋转,分毫不差地完成切割、焊接等动作;大屏幕上各种生产运行数据实时显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像这样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工厂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业的面貌。
与此同时,智能工厂大量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日夜生产,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增加,成为企业主要的经营成本之一。因此,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成了智能工厂不断探索的课题。
光伏聚能,智能工厂用电不慌
要让炫酷的智能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让工业机器人准确地完成每一个动作,离不开一类叫做伺服系统的关键部件。这种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动力系统”的产品,是自动化行业中实现精确定位、精准运动的核心。
禾川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产品伺服系统、控制器(PLC)等目前是国内众多智能工厂的核心部件。与此同时,禾川科技自身也是典型的智能制造企业,拥有自主化压铸、CNC精密加工、全自动组装等自主生产能力。
近年来,随着企业迅速发展扩张,禾川科技研发生产等环节的耗电量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禾川科技所在的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电力供应却十分紧张。2023年浙江用电量排名全国第四位,但据“浙江宣传”官微数据,其中超过33%的电力却需要从省外购入。作为省内发电主力的火力发电所需的煤炭、天然气,则几乎全部依赖外部调入。
在这一背景下,禾川科技利用厂房屋顶建成了一座总装机容量2.4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综合当地太阳辐射条件、组件衰减等因素粗略估算,该电站在25年生命周期内平均每年至少可生产约196万千瓦时清洁电力,不仅保障了企业在高峰期的生产用电,也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作出了贡献。
融绿于智,智能制造再度升级
近年来工商业光伏发展迅速,2023年装机量增长一倍达到52.8GW。进入2024年工商业光伏装机速度进一步加快,据国家能源数据,仅一季度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就达16.89GW,同比增长83.2%。